首页
外汇开户
外汇投资
外汇公告
外汇活动
外汇平台
外汇监管
外汇保证金
XM外汇官网资讯
外汇经纪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外汇监管
港股,重磅消息!陈茂波,刚刚发声!
发布时间:2025-04-21
4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网志称,近期有不少金融市场的朋友表示,过去数月,国际资本正加速配置到香港和内地市场。二级市场上,在经历了上上周的大幅下跌后,上周港股市场止跌企稳,恒生指数全周上涨2.3%。陈茂波重磅发声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0日发表网志称,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不仅严重扰乱全球贸易秩序与供应链稳定,亦大幅增加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
债券名称出错?又见券商低级错误,已紧急更正!
发布时间:2025-04-21
近日,“25浙资K3”债券发布了一则更正公告,称此前发布的发行公告部分内容需要调整。记者注意到,该债券的承销商有5家,其中4家是行业头部,每家都盖上了自家公司的印章,且盖章页债券名称就有错误。加大减分力度今年3月中旬,沪深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的规则
又火了!200只“固收+”,创新高!
发布时间:2025-04-21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8日,超六成的“固收+”基金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其中,富国久利稳健配置净值增长率超9%,工银聚享净值增长率超8%,格林鑫利六个月持有、兴全汇吉一年持有净值增长率超7%,富国优化增强A、国泰双利债券A等多只基金涨幅超5%。转债资产贡献净值弹性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场观点普遍认为,债券利率已经下行至非常低的位置,债券资产未来能为投资者贡献的收益有限,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成为“固收+”基金的重要一环
新里程碑!ETF规模突破4万亿元
发布时间:2025-04-21
4月18日,资本市场迎来新里程碑 全市场ETF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从2004年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破冰,到如今科创板ETF、中证A500ETF等创新产品百花齐放,中国ETF市场在政策红利、资金配置与生态优化的共振下,正以“飞轮效应”加速驶入黄金时代。作为跟踪标的指数变化并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ETF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满足了投资者对便捷投资工具的需求,同时推动了资本市场创新发展
券商一季度ETF格局落定:海通证券做市业务清零,其他三大指标排名或有变动
发布时间:2025-04-21
最新一期的上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沪市ETF市场竞争格局稳定,头部机构优势持续强化。因与国泰君安的战略重组,海通证券彻底退出ETF做市市场,而这又可能给券商经纪业务ETF三大指标排名带来变局。做市 中信领先,海通“清零”截至2025年3月底,上交所基金市场共有主做市商21家,一般做市商12家,共为700只基金产品提供流动性服务,较上期增加21只,其中685只基金获得主流动性服务
重视现金流和低估值 基金经理淘金“烟蒂股”
发布时间:2025-04-21
证券时报记者安仲文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一些拥有低估值且现金流充沛的“烟蒂股”正成为基金经理的“心头好”。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当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降低、对安全边际的追求成为主导时,存在预期差或拥有较高现金储备的“烟蒂资产”便迎来受青睐的时机。不过,基金经理也提醒,也需要注意此类资产可能存在价值陷阱
基金一季报密集亮相 基金经理提升“含科量”
发布时间:2025-04-21
证券时报记者吴琦2025年基金一季报进入披露高峰期。基金经理的调仓换股路径逐渐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华富科技动能、长城久鑫、万家行业优选、中欧智能制造等一批绩优基金的一季报密集亮相,上述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均取得25%以上正收益
多只债基首发成绩不俗 外资公募争相布局
发布时间:2025-04-21
证券时报记者王小芊面对市场波动加大,外资公募基金今年显著加大了债券型基金的产品布局力度。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外资公募密集推出债券基金新品,涵盖中长期纯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等多个细分类型。贝莱德富元添益是一只以量化投资为核心策略的二级债基,以A股行业轮动模型结合债券久期轮动和信用利差轮动策略,专注于中低频量化投资,力求在股债市场中捕捉长期大类资产溢价
灵活配置基金躲过下跌 择时之辩重拾热度
发布时间:2025-04-21
证券时报记者赵梦桥在市场遭遇重挫的时候,主动权益类产品若能保持轻仓或空仓,基民无疑将十分“庆幸”。而灵活配置基金的合同规定则赋予了此类产品更加收放自如的仓位控制,个别产品也凭借着较小的规模在年内的数次行情转换中择时得当,取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少数基金经理坦承,更愿意通过择时平滑净值曲线,尽管择时是很困难的事情,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要求较高,而且会受制于产品类型的约束
基金发行再现“跷跷板”效应 有的延募有的成为小爆款
发布时间:2025-04-21
证券时报记者余世鹏近期,基金发行出现了明显的“跷跷板”。一方面,多只原定于18日停止募集的热门主题指数基金,均在18日同时宣布延长募集;另一方面,于18日成立或完成募集的FOF产品,出现了20多亿元乃至近30亿元的小爆款。7只热门主题基金延长募集期根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8日,全市场有7只基金宣布延长募集期,且7只基金均为指数基金,涉及半导体、科创板乃至自由现金流等热门指数
文章导航
首页
<
95
96
97
98
99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