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市场突然“升温” 基金公司看好修复性反弹

    具体来看,科技和消费类属性的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汽车、消费电子、白酒、通信、游戏大幅上涨,而此前强势的红利板块则呈现回调,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风格切换。对于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大涨,基金公司多数认为,当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开始提升,如果这种局面能得以持续,则可能预示着市场阶段性触底反弹的信号。财通基金表示,8月30日市场大涨体现出投资者风险偏好过度悲观下的修正,半年报“靴子落地”,市场预期的政策力度加大,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等利好也开始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 权益基金纷纷取消申购上限 有望吸引增量资金入场

    证券时报记者吴琦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权益基金净值波动较大。一批权益类基金率先行动起来,放开限购额度,部分基金甚至取消申购上限,恢复大额申购业务。长期处于大额限购状态的基金多数为绩优基金,此刻选择放开大额申购限制,一方面意味着基金经理对市场的态度由谨慎转为积极,另一方面也将吸引更多资金涌入,为基金经理寻找优质投资标的提供机会
  • 明星私募最新持仓曝光 观望多调仓少

    截至二季度末,共有1592只私募产品登上了1938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期末持股市值为1758.28亿元,较一季度末1782.26亿元略有减少。邓晓峰旗下产品期末持仓市值合计达186.5亿元,较一季度末减少13.5亿元。具体来看,晓峰2号致信基金、晓峰鸿远基金分别减持了紫金矿业7140万股、5050万股,合计减持1.22亿股,整体减持近20%,期末持股市值降至85.89亿元
  • 市场风险偏好抬升 8月港股基金霸屏涨幅榜

    陈书玉/制表证券时报记者陈书玉8月以来,港股市场表现明显强于A股。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港股市场有望受益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升温,港股市场的关注度则显著提升。当前港股核心资产的上半年业绩及指引不乏超预期亮点,除去政策一贯支持的科技硬件、半导体等科技成长标的,互联网、游戏等板块凭借自身行业景气度或仍具备较强扩张能力,相关个股业绩发布后呈现可观涨幅,同时获得南向资金连续增持
  • 公募最新调仓动作曝光 多只个股获知名基金经理大举增持

    数据来源 基金半年报、上市公司公告图虫创意/供图王小芊/制表彭春霞/制图证券时报记者王小芊伴随着半年报的披露,多只重量级公募基金产品的最新调仓动向也浮出了水面。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包括许文星管理的中欧养老产业、万民远管理的融通健康产业和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在内,多只主动权益基金都进行了调仓,涉及晨光股份、迈得医疗、广日股份等个股。民生证券研究所评价称,在国内需求疲软,消费者偏好发生转变的上半年,晨光股份的各项业务都实现了稳定的增长
  • 公募基金持股市值超5万亿 电子成第一大重仓行业

    证券时报记者刘俊伶张智博作为A股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公募基金的动向备受市场关注。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上市公司家数为505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19家;持股量为2990.71亿股,同比增长14.49%。在市场波动之下,上半年公募基金持股市值未呈现增长态势,最新为5.01万亿元,同比下降9.92%
  • 公募选股更重成长质量 “造血”能力成关键指标

    证券时报记者安仲文随着成长赛道的估值崩塌以及基金经理对成长质量的重新定义,一批被基金重仓的公司开始舍弃烧钱换增长的模式,也不再用低毛利率的业务“粉饰”收入规模,“放弃、聚焦、高质量业务、现金流”等词汇已成为今年半年报表述中最普遍使用的关键词。包括张坤、傅鹏博在内的多位明星基金经理认为,上市公司的成长必须是高质量的,不是粗放经营或者烧钱带来的,应是在合理回报率情况下获得的增长,未来评估上市公司的一项关键指标是现金流创造能力,而非单纯的收入增长。例如,港股创新奇智8月25日晚间披露了半年报,公司营收大幅下降,
  • 白马股跌出性价比 基金经理公开唱多

    证券时报记者赵梦桥近年来走势不佳的一些白马股,当前已经跌出了性价比。在刚刚披露的二季报中,就有多名基金经理旗帜鲜明地表示看好此类资产。龙头股持续低迷从市值来看,目前“大块头”公司多来自银行、保险以及通讯等行业
  • A股市场突然“升温” 基金公司看好修复性反弹

    具体来看,科技和消费类属性的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汽车、消费电子、白酒、通信、游戏大幅上涨,而此前强势的红利板块则呈现回调,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风格切换。对于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大涨,基金公司多数认为,当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开始提升,如果这种局面能得以持续,则可能预示着市场阶段性触底反弹的信号。财通基金表示,8月30日市场大涨体现出投资者风险偏好过度悲观下的修正,半年报“靴子落地”,市场预期的政策力度加大,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等利好也开始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 权益基金纷纷取消申购上限 有望吸引增量资金入场

    本版供图 图虫创意吴琦/制表证券时报记者吴琦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权益基金净值波动较大。一批权益类基金率先行动起来,放开限购额度,部分基金甚至取消申购上限,恢复大额申购业务。长期处于大额限购状态的基金多数为绩优基金,此刻选择放开大额申购限制,一方面意味着基金经理对市场的态度由谨慎转为积极,另一方面也将吸引更多资金涌入,为基金经理寻找优质投资标的提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