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内基金发行规模“见长” 股票类产品受追捧

    在此背景下,股票型基金发行获得基民热捧,债券型基金则相对“遇冷”。前10个月基金发行规模同比增长超10%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以基金成立日为基准,今年前10个月共有926只基金成立,较去年同期的978只略有下降。在已成立的基金中,10月以来有6只基金1日内完成募资,包括泰康中证A500联接A、银河中证通信设备主题指数A、安信周期优选A、安信医药创新A等,其中泰康中证A500联接A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为52.59亿元,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超3万户,“吸金”效应明显
  • 百亿规模公募基金隐形重仓股出炉 多只个股业绩向好

    证券时报记者张智博随着公募基金和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百亿规模公募基金的“隐形持仓”也相继浮出水面。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在张坤、葛兰、刘彦春、朱少醒等基金经理管理的百亿规模基金中,多达153只个股未出现在基金三季报前十大重仓股中,且持股市值超1亿元,这些个股都是相应基金的隐形重仓股。其中,张坤旗下易方达蓝筹精选重仓分众传媒市值最高,为15.98亿元;“医药女神”葛兰执掌的中欧医疗健康A隐形重仓片仔癀、天坛生物,市值依次为12.87亿元、10.1亿元,位列第二、第三名
  • 被动资金“不被动” ETF渐握A股定价主动权

    证券时报记者吴琦公募基金对A股的定价权,正逐步转由以ETF为首的被动基金承接。ETF投资不断崛起,这种趋势正深刻重构A股的底层投资理念,市场投资生态正悄然生变。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规模双双下滑,公募基金“丧失A股定价权”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
  • 机构资金借基布局 军工基金受青睐

    证券时报记者安仲文弹性大但业绩落后的军工基金,近期成为机构金主青睐的赛道。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多只军工主题基金在9月末成为机构持有人买入的主要对象,有超级大户甚至在单只军工基金产品上申购总份额超12亿份,也有机构在短短一周内狂买7500万份军工基金,更有新能源赛道的明星基金经理押注军工后获得基金公司的自购支持。对于当前军工赛道的潜力,多位基金经理认为,航天军工行业基本面出现向好迹象,行业股价弹性受政策影响程度更深,反应更快、更直接
  • 资金申购热情高涨 宽基指数产品频发“限购令”

    图虫创意/供图翟超/制图证券时报记者王小芊基金再下“限购令”。数据显示,包括沪深300ETF、中证100ETF、北证50成份指数在内,作为投资者跟踪市场行情利器的宽基指数产品已经频频发出“限购令”。业内人士表示,此番“限购令”频发,主要是为了确保基金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同时防止因大额申购导致的市场波动和成份股套利,旨在维持基金的正常运作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 红利基金明显回撤 部分基金经理调仓换股

    证券时报记者王明弘今年上半年,红利是市场中的“优等生”,然而,自9月底A股大幅反弹以来,红利板块上涨明显动力不足,还有多只红利基金出现大幅回撤。记者注意到,多位红利基金经理在三季度积极调仓换股,退出前期已经大幅上涨的银行、公用事业个股,将仓位配置到电子、计算机、军工以寻求更大收益。”中泰资管基金经理姜诚、王桃表示
  • 第二批中证A500ETF闪电获批最快明日启动发行

    证券时报记者安仲文作为最快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宽基指数,中证A500指数即将再迎“新军”。11月1日,包括广发中证A500ETF在内的第二批中证A500ETF闪电获批。根据基金发售公告,这批基金最快将于11月5日启动发行
  • “独苗”并购重组基金份额急增 交易所提示“伪重组”风险

    图虫创意/供图彭春霞/制图证券时报记者赵梦桥一个多月来,A股整体普涨,领跑的主线却是并购重组概念,相关个股即使在10月份整体回撤的背景下也高歌猛进,对应指数涨幅明显。虽然近期有降温态势,但挂钩的基金却持续受到资金追逐。对于市场上存在炒作并购重组概念的情况,交易所也提示了风险
  • 历史罕见!楼市“银十”超“金九”,地产ETF逆市三连阳!稀土有色逆市爆发,有色龙头ETF盘中飙涨超5%!

    短线回暖之后,周五(11月1日),A股再陷调整。科技股全线下挫,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等板块跌幅居。周期股逆市崛起,有色金属板块领涨全市场。
  • 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等首批14家证券公司试点参与“跨境理财通”

    经过系统性评估和验收,14家证券公司完成了业务和系统准备。这14家证券公司将与经香港证监会认可的机构合作,服务大湾区居民跨境投资需求,助力推进粤港澳区域金融市场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