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1月2日,A股迎来2025年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下跌。数据显示,截至收盘,沪指跌2.66%,深成指跌3.14%,创业板指跌3.7
  • 外资券商在华这一年:积极谋求独资地位,展业仍待突破

    从2018年正式放开外资对证券公司股权比例限制,到2024年首家外资独资新设券商开业,国内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脚步越行越快。截至2024年底,外资独资证券公司已增长至4家,另有8家合资券商实现了外资控股,其中3家的外资股东持股比例已达到或超过90%,还有10家外资/合资券商仍在排队候场。尽管业绩表现尚未出现明显起色,但拥有一张在华展业的独资牌照仍是不少外资机构梦寐以求的目标——不管是看好国内近12万亿的证券市场,还是为了满足境外客户对中国资本市场日益增长的关注和配置需求
  • 重磅新规!最高法、证监会,联合发布!事关上市公司破产重整

    最高法、证监会联合发文,上市公司破产重整领域迎来重磅新规。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审理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细化了案件管辖、申请主体和审查标准、信息披露义务及内幕交易防控、重整计划草案有关债权清偿和权益调整的要求、重整计划执行和监督等内容,增加了庭外重组与关联方破产、可转债处理等内容,并删除了部分内容。同时,证监会就《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相关事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证券监管相关核心事项进行了细化明确,是证监会层面关于上市公司破产
  • @所有券商!三项业务,年度“大考”揭晓!

    证券公司投行业务成绩单发布。中国证券业协会12月31日发布的《2024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共有11家券商获评A类,其中,华泰联合、中信证券连续三年为A类。另外,中国证券业协会还公布了债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结果和财务顾问业务执业质量评价结果
  • 五大亮点凸显!2024年,资管业务成为券商业绩压舱石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资管业务都是券商四大传统业务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但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在经纪、投行业务持续承压的背景下,资管业务却凭借稳定增长的管理规模,成为券商业绩的压舱石。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的存续私募产品规模为5.47万亿元,产品数量为19868只,相比2023年底的5.3万亿元、18752只,增幅分别为3.19%和5.95%
  • 抢配!债基配置节奏生变,这两类策略被重点挖掘

    伴随10年期国债利率跌破1.7%,2025年债基产品配置节奏正在悄然生变,银行、保险等机构客户配置节奏或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下降,而红利资产策略和可转债策略正在成为产品管理人重点挖掘的收益增厚点。机构客户配债节奏生变在过去一个多月,债券利率快速下行,从2024年11月20日至12月31日,10年期国债活跃券利率累计下行43个基点,30年期国债活跃券利率累计下行36个基点。过去5周,银行存单净融资规模在1.54万亿元,而2023年同期仅有2106亿元
  • 大扩容!千亿市场迎新

    8只信用债ETF获批。2013年3月5日,国内首只债券ETF宣布成立,债券ETF发展至今已有11年,不过债券型ETF规模仅有1733亿元,产品数量只有21只。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债券指数基金未来发展仍有广阔前景
  • 2024年券结基金数量增至近1300只,新品占比近三成创新高!

    随着公募降佣政策的落地,券结基金的发展正在不断加码。其中,属于2024年新成立的基金数量达到了305只。有券商财富管理方向人士表示 “这两个月采用券结模式的新基金多,和多只中证A500ETF,以及相关的指数基金陆续发行有关
  • 基金画像|重仓AI,大摩年度回报率近70%!小盘基金表现占优

    数据是个宝数据宝投资少烦恼2024年,A股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大幅走高,最新接近32万亿元,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明显。本文为《2024年A股画像》基金篇,从基金规模、基金发行、基金回报率等多角度呈现2024年公募基金“成绩单”。与此同时,公募基金数量、管理份额也保持增长,均创历史新高
  • 抢配!债基配置节奏生变,这两类策略被重点挖掘

    伴随10年期国债利率跌破1.7%,2025年债基产品配置节奏正在悄然生变,银行、保险等机构客户配置节奏或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下降,而红利资产策略和可转债策略正在成为产品管理人重点挖掘的收益增厚点。机构客户配债节奏生变在过去一个多月,债券利率快速下行,从2024年11月20日至12月31日,10年期国债活跃券利率累计下行43个基点,30年期国债活跃券利率累计下行36个基点。过去5周,银行存单净融资规模在1.54万亿元,而2023年同期仅有21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