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汇率整体呈现双向波动

    中信证券等机构认为,人民币汇率可能面临周期性贬值压力,但单边持续贬值的可能性较小,而目前6.37元左右的汇率水平也能承受适度波动。预计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将增加,总体上呈现双向波动趋势。
  • 美元指数盘中破百

    4月12日盘中美元指数再次站上100,截至当日16时30分,最高至100.23,创2020年6月以来新高。至此,美元指数已连续3日盘中突破100。
  • 欧元债务可持续性担忧

    通胀和财政可持续性不是一个紧迫的问题,但特别是考虑到政府通常会在低利率年份延长债务的平均到期日,但利率上升的环境仍可能改变财政状况。最终,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可能再次出现。
  • 欧洲经济面临比疫情更大的威胁

    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爆发后,欧洲领导人被迫在过去一个月加快计划,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过度依赖。制造业从新冠疫情中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复苏势头,也可能被随时打断。
  • 美3月CPI料“异常高涨”

    美国CPI预计将在3月份“异常高”。这样一来,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这无疑将使美元指数受益。
  • 美国通胀数据对整个外汇市场的影响可能会更加明显

    美国通胀数据对整个外汇市场的影响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美联储目前的政策明显倾向于通胀。
  • 日元贬值带来的负面冲击“前所未有”

    日本钢铁联合会主席桥本英二警告说,日元贬值的负面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尽管钢铁制造商在过去从日元疲软的几个阶段中受益,但当前能源和材料成本的飙升意味着“这一次完全不同”。
  • 市场避险情绪强烈 澳元刷新13日低位

    周五,澳元下挫,触及13天低点。受俄罗斯和乌克兰紧张局势的影响,以及对法国大选的担忧,市场风险厌恶情绪上升,也对汇率造成一定压力。
  • 市场预期宽松政策将出台

    在货币政策层面有可能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仍有很大的继续宽松空间。
  • 日本央行可能会扩大收益率目标区间0至25个基点

    在不改变宽松货币政策基本框架的情况下,日本银行可能会扩大其收益率目标范围,即0至25个基点,或将基准收益率从10年期债券调整为5年期债券。